在智能制造与金融科技的交汇点上 ,一家成立23年的上海软件企业,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威士顿(301315.SZ)以工业软件为帆 、数据智能为舵,在2023年登陆创业板后,凭借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多项成果 ,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崭露头角 。
威士顿披露的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2.9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71.06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0.5876元。
年报中还披露了有关AI和研发的不少亮眼信息,可从中预见公司在AI方面的未来布局。
重研发
威士顿的年报中有几个数字值得关注。第一就是研发费用 。2024年威士顿投入研发的费用达到2435万元,占营收比例高达8.3%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连续两年支出均高于8%。
据披露,2024年威士顿的研发项目包括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安全巡检识别系统、大数据平台管理、MOM应用项目研发、大语言模型应用 、数据工厂、威士顿工业AI智能体、无人驾驶导航系统 ,项目主要覆盖AI 、语言模型等等。其中大部分项目研发已经完成 。研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与数据创新领域,形成了以AI驱动的工业机理模型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累积的数百项专利、软著、软件产等知识产权,构筑起覆盖智能制造全链条的技术护城河。
威士顿的高研发投入也给产品带来了高附加值 。
这种技术驱动的成长模式正在重塑估值逻辑。公司通过研发的工业软件和通用新兴技术软件产品 ,持续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升级提供富有价值的服务,为客户提升效率、控制成本、产品品质提升进一步赋能。年报显示,公司在软件开发和运维服务合计贡献66%营收 。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货币资金储备达6.52亿元 ,为年均8%以上的研发投入提供安全垫。在资产负债率仅8.22%的财务健康度支撑下,企业形成"研发投入-技术转化-现金回流"的良性循环,这种区别于传统软件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 ,正在资本市场引发价值重估。
公司也披露了未来研发的方向 。随着公司整体技术架构的升级以及系统软件或产品向“重应用 、轻系统 ”的平台化、套件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将软件产品MOM、PLM 、MRO和DataM及相关算法模型软件等产品进行了相关改造,形成了以产品为基础、可组合、可拆分、可灵活搭建的统一软件服务应用平台 ,实现按客户所需自由进行产品功能组合和定制化开发,实现了跨产品 、跨系统的业务服务组合,使公司的产品向平台化、套件化发展 ,更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
AI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商业化成果方面,威士顿的AI产品已形成规模化应用。威士顿的AIGC产品可灵活地切换不同的大模型底座,结合大模型与向量数据库 ,在文档审核、知识管理场景落地,代码生成推荐率超50%,显著提升开发效率;AI智能体在质量信息采集 、设备管理中替代人工判断,推动客户运营成本下降。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产品架构的深刻变革 。公司着力推动MOM、PLM等核心产品向平台化、套件化转型 ,通过微服务架构重构形成可拆解的"技术乐高"体系。这种"重应用 、轻系统"的进化,使工业软件能够像搭积木般自由组合,既满足大型企业个性化需求 ,又适配中小企业标准化应用。2024年软件开发收入同比增长18.59%,印证了技术架构升级带来的市场穿透力 。
在工业智能的主战场,威士顿的AI技术已渗透到生产毛细血管。视觉识别无序除杂算法攻克了烟草行业杂质检测难题 ,检测精度大幅提升;智能烘桶水分控制模型将工艺参数调整响应时间大大缩短。此外,公司还参建了全球首个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物流库的建设工作,为港口行业的重装AGV提供基于阿波罗平台的多技术融合定位导航系统已交付客户使用 。
金融科技战场同样战果丰硕。公司为金融用户提供软件开发、数据运营、数据治理或相关平台运维服务 ,公司构建的大数据平台管理门户已服务多家头部金融机构。
此外,威士顿还是国产化替代的积极践行者 。近些年国家从工业安全战略出发,持续引导工业软件向国产化方向发展 ,大型制造企业核心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威士顿对工业企业的业务流程 、运行机理、数据模型和组织架构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与开发,最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产品。2024年威士顿完成从英伟达GPU到华为昇腾NPU的全栈迁移,不仅实现AI训练芯片的国产替代,更重构了从底层算法到开发平台的完整技术生态 。这种"硬切换"带来的不仅是供应链安全 ,更催生算法优化新路径。这一技术路线的切换,完成了从芯片到开发软件平台、基础算法模型等全方位的调整。
在金融领域,公司也正在积极布局 ,把握数据应用和国产化替代带来的商业机会。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压力导致整体营收微降6.32%,但威士顿通过产品结构优化维持了整体35.58%的毛利率水平 。非经常性损益中1643.9万元金融资产收益缓冲了研发投入对利润的影响。
未来,公司计划深化“AI+垂直场景”战略 ,在工业质检 、研发协同等细分领域扩大技术优势,同时探索中小企业SaaS模式以降低客户集中风险。依托现有的软件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威士顿正从项目制服务商向标准化产品供应商转型 。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车间的关键期 ,威士顿的进化图谱愈发清晰:向下扎根工业场景打磨"AI+机理模型",向上生长开拓中小企业SaaS市场,横向打通"工业-金融"数据价值链。这种三维立体的进化路径 ,正在打开国产化软件企业的价值新空间,威士顿的AI与大数据技术的商业化路径渐趋清晰。
AI智能体概念走强,汉得信息盘中涨超16%|界面新闻 · 快讯
百度发布2024年财报:AI转型成效初显,智能云业务四季度同比增长26%|界面新闻 · 证券
谷歌放出最强大模型狙击OpenAI,重心转向AI智能体|界面新闻 · 科技
百度2024年智能云AI相关收入增长近300%|界面新闻 · 快讯
AI智能体概念局部异动,赛意信息涨超10%|界面新闻 · 快讯
解码中国平安2024年报:答卷超预期 双轮驱动定义未来|界面新闻
盘前机会前瞻|小米入局AI眼镜,这几家公司在智能穿戴领域布局多年,并与小米深度合作(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A股午评: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涨超2%,AI智能体板块领涨|界面新闻 · 快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