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 ,它给各个领域带来机遇,但AI深度伪造内容侵权现象愈演愈烈 。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 、董事长李东生今年带来了关于加强AI深度伪造欺诈管理的建议。
李东生认为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伪造技术也快速发展。要规范对于这一新兴技术的不当利用行为,有必要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商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强制标识 ,减少恶意滥用,并厘清责任、对违法犯罪行为追责。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为治理AI乱象 ,深化网络生态治理,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 。
例如,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指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 、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 、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 、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
“近年来,我国相关立法虽有关注这一议题 ,但已出台的规章制度尚不成体系,还不具备可操作的细则和明确的处罚标准。”李东生提到 。
对此,李东生建议:一是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
二是明确对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服务商未履行标识义务的惩罚制度。李东生表示,要完善对深度合成内容服务提供商未按要求进行标识的行为界定、分类细则 ,以及相应的处罚标准 。
三是加强深度合成内容标识技术标准和发布的管理。他建议,应出台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的技术标准,保证标识的有效性;对相关内容平台出台要求 ,用户在发布深度合成的视频、音频等内容时,有义务对其进行标识。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有效监管 。
成都:“覃悦晴被活埋”纯属谣言,AI生成内容风险需警惕|界面新闻 · 快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发布,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界面新闻 · 科技
四部门联合印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界面新闻 · 快讯
李云泽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就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数据跨境流动等进行交流|界面新闻 · 快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建议从快从重打击AI违法犯罪|界面新闻 · 快讯
朗玛信息:自主研发的“39AI医生大脑”可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界面新闻 · 快讯
【科技波普】内容创作者的哀歌:从微信公号引入AI配图说起|界面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设立十万亿股市平准基金和十万亿楼市稳定基金|两会·最热烈|界面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