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3月28日 ,中信股份(00267.HK)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并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 。中信股份董事长奚国华,副董事长 、总经理张文武等高管出席现场并回应了业绩热点问题。
中信股份业务广泛,包括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板块。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中信股份全年营业收入达7528.70亿元 ,同比增长10.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582.02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 ,综合金融服务板块实现收入2794.69亿元,利润526.49亿元,均同比增长4.3% 。
全年股息0.55元/股
分红方面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55元,全年派息率27.5% ,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上市十年来,中信股份累计分红超1200亿港元,年平均分红率为25.3% ,近三年股息率约7%。
中信股份董事长奚国华表示,中信股份高度重视回报股东,每年安排两次分红,现金分红保持长期稳定 ,且稳中有升 。“2024年我们发布了《股东回报规划》,明确到2026年分红率将力争不低于30%,2024年不低于27% ,2025年不低于28%。”
股市表现上,中信股份市值2024年内上涨27.5%,优于恒生指数和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中信股份副董事长 、总经理张文武表示 ,市值表现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于市值的下一步,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紧紧抓住政策利好 ,2024年以来中国宏观利好政策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消费复苏等利好因素带来的业务机遇 。
二是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精益管理,从战略上重新审视中信的顶层设计 、业务结构 ,谋划“十五五 ”规划,将资源重点投向有利于推动金融做优做强和实业转型升级的业务及领域,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一个更有韧性、更具潜质、更有活力的中信。
三是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沟通质效。中信业务复杂 ,导致资本市场研究难度较大,公司将通过优化年报信息披露 、加强资本市场沟通,帮助投资者分析师深入理解中信投资价值 。
中信银行净息差1.77%
作为中信集团成员之一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亦出席了中信股份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信银行净息差1.77%,较2023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对此 ,方合英回应称,中信银行是以压降负债成本为核心,辅之以资产结构的优化 ,双向发力来稳定息差 。
“在负债端,我们主动增结算、控久期,实现负债成本率降幅大于同业。一方面推动活期存款的占比提升 ,我们近年来加快交易结算银行能力的建设,带动活期占比提升。另一方面,加强负债久期管理。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存款面临定期化、长期化趋势 ,但中信银行主动控制中长期存款增量,加强负债久期管理,推动负债成本更快跟随市场利率下行 。”方合英介绍。
据其介绍 ,在存款成本方面,中信银行三年前与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相当,高于标杆行59个BP ,高于大行22个BP;2024年,中信银行低于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14个BP,与标杆行差距缩小到了35个BP ,与大行差距缩小到了14个BP。
“在资产端,更多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来稳定资产收益率 。一是贷款定价随行就市,二是全力加大信贷资产投放。”方合英表示。
对下一步净息差走势的展望 ,方合英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引导下,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 ,银行业息差可能进一步收窄 。
“在资产端,受LPR下调 、存量按揭利率下调以及隐债置换的影响,2025年贷款收益率下行压力较上年更大。在负债端 ,央行加强呵护银行息差,开始实施对称降息的政策,去年7月和10月大幅下调存款利率 ,并推动非银存款利率下降,翘尾因素将带动存款成本下行,对银行压降负债成本创造了积极的监管环境 ,但2025年负债降成本仍难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影响。”方合英进一步称 。
下一步,中信银行将在资产端和负债端持续双向发力,以“结构为王 ”为主要路径 ,实现稳息差。
资产端,按照“减低增高”调整资产结构。包括加大信贷投放,提高一般性贷款占比 。以及优化非信贷资产结构,压降低收益票据资产规模 ,力争今年将票据资产占比压降1-1.5个百分点(1000亿左右日均规模);调整债券投资结构,加大信用债投资力度,优化目前利率债占比偏高的现状。
负债端 ,在持续建设领先的交易银行中释放势能,推动活期存款增长,并控制存款久期。
2024年重组盘活项目金额239亿元
过去一年 ,中信股份大力推动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处置。
中信股份副总经理刘正均介绍,从2022年以来中信协同化险资产的总额已经达到近820亿,盘活了70多个风险项目 。2024年公司实现重组盘活项目金额239亿元、项目回现金额129亿元。
策略方面 ,刘正均谈及,中信旗下有诸多的金融机构,当这些金融机构涉及的一些房地产业务出现风险隐患的时候 ,中信集团就组建协同化险“联合舰队”,先由中信信托实施信托计划,对风险资产进行风险隔离,然后由中信金融资产引入增量资金 ,由中信银行投入债权融资,真正通过增量资金的投入来盘活资产。
之后,再由中信城开 、中信泰富地产、中信金资实业等公司发挥其房地产开发建设专业优势 ,对项目进行直接的管控、建设及运营,从而形成风险隔离、主体置换 、流动性纾困、封闭式代管代建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通过风险端隔离、资产端修复 、价值端提升及品牌端赋能,真正使得中信能够推动风险资产价值快速变现和保值增值。
中信股份副总经理曾琪具体介绍 ,房地产金融方面,公司一方面支持优质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加大房地产“白名单 ”项目贷款投放力度 ,另一方面统筹开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工作,大力推进内部产融协同化解风险工作,加快存量风险处置 ,推动房地产业务健康有序发展,行业集中度较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
同时,存量客户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出险房企风险敞口压降明显,截至2024年末,公司重点关注的出险房企担险资产余额 ,较房地产风险暴露较集中的2021年末下降了38% 。
地方政府债务方面,2024年,公司积极落实国家“一揽子”化债政策 ,坚持区域统筹、一区一策的化险策略,稳妥有序化解地方债务风险。12万亿化债组合政策出台以来,各地隐债置换加速推进。
“整体来看 ,中信的地方政府债务相关业务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 、山东等省份,业务规模下降明显,降幅达到16% 。不良资产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内蒙古地区 ,整体不良规模及不良率处于较低水平,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曾琪表示。
“分类施策 ”走出去
“走出去”是中信的重要策略 。
2024年,中信证券境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国际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17.2%;中信建设海外新生效合同额约90亿元 ,同比增长182%;中信重工海外新增生效订单同比增幅超80%,带动公司整体实现新增生效订货超150亿元,同比增长28.7% ,创历史最好水平。
同时,中信不断提升“请进来”的吸引力,发布“要出国、找中信 ”“来中国、找中信”的服务品牌 ,举办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和公司国际战略股东长沙行等活动,助力中外经贸合作。
下一步,张文武介绍 ,在区域选择上,中信将分类施策,稳步推进。一是立足“港澳” ,将港澳作为集团国际化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巩固金融竞争优势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主动研究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打造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切实提高在港服务能力 。
值得一提的是,3月27日,中信集团在香港揭牌成立中信香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 ,并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框架协议,宣布共同成立人工智能数智创新联合实验室。
“该中心将依托香港科研和区位优势,结合中信经验和产业场景 ,努力将中信的‘科技—产业—金融’创新生态延伸至粤港澳大湾区。 ”张文武称 。
二是坚持市场化原则,深耕周边与一带一路,聚焦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巩固传统领域业务,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拓展跨境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
三是稳步拓展发达经济体市场,稳健提升业务占比;围绕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注境外优质企业并购机遇;深化与国际战略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持续拓展国际伙伴朋友圈。
“去年10月 ,我们组织了德国先进制造企业重庆行活动,116家德国先进制造、隐形冠军企业参加产业对接大会,共促成13个项目签约、合同金额近90亿元 。”张文武分享道。
新华述评: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界面新闻 · 快讯
苏州银行提前完成股份增持计划,为首家公开响应证监会市值管理上市银行|界面新闻
3月20日投资早报|腾讯控股发布2024年度财报全年净利2227亿元同比增41%,三一重工董事长提议以10亿至20亿元回购股份,今日一只新股上市|界面新闻 · 证券
腾讯控股:今日耗资约7.03亿港元回购174万股公司股份|界面新闻 · 快讯
IPO雷达|与格力恩怨未了!奥克斯赴港上市:负债率超80%,去年分红近40亿|界面新闻 · 证券
中上协:2月收盘价计算,上市公司境内股份总市值87.11万亿元|界面新闻 · 快讯
12月5日投资早报| 永安行拟购买上海联适65%股份股票今起复牌,中通客车11月汽车销量同比增57.11%,今天一只新股上市|界面新闻 · 证券
中信证券:看好银行板块的绝对收益,低估值高质量品种空间更为显著|界面新闻 · 快讯
12月3日投资早报|国信证券拟51.92亿元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陕西煤业拟156.95亿元收购陕煤电力集团88.65%股权,今日一只新股上市|界面新闻 · 证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